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任天堂出品的增强现实(AR)手机游戏Pokemon Go成为了地球人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这款主打宠物养成对战的手游在上线的当日就登上了Appstore美国区免费应用的榜首位置,而在Google Play商店中的排名也超过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这几款社交应用,日活跃几乎要赶超Twitter,是如今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产品。
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到新西兰,已经开通服务器的三国人民成了全球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在Youtube视频上随便搜一搜关键词Pokemon Go,会找到一大堆观看量破百万的玩家分享视频。这些视频并不是由高大上的广告公司或者创意团队精心制作的,甚至连《万万没想到》第一季节目里面那种五毛钱的特效都没有,但只要挂上Pokemon Go的标题,就可以轻轻松松吸引来自全球各地数以万计的粉丝们围观。与此同时,和Pokemon Go相关的各种段子和流言不绝于耳,从所谓的第一个因为捕捉小精灵而意外丧生的玩家,到美国某历史博物馆和政府机构在Twitter劝告公众不得进入这些场所寻找宠物,等等。其中有些事情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小说和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pokemon go已经成了一周来全球最大的网红。
而在资本市场上,过去一年因为任天堂前任CEO 岩田聪的去世(55岁的岩田聪于2015年7月11日去世),任天堂的股价曾一路下滑。特别是当任天堂去年底宣布准备已久的手游项目Miitomo跳票时,股价一天就下跌近10%。但就在大家都以为任天堂将彻底错过手游时代时,Pokemon Go横空出世了。自2016年7月7日推出Pokemon Go后,任天堂的股价一路飙涨,到2016年7月15日为止的一周时间内,股价涨逾80%,成就了我们时代共同见证的一个股市童话。
Pokemon Go的突然爆红自然离不开任天堂深厚的IP积累,以及前任CEO所一直提倡的“开发简单好玩游戏“的理念。但拥有丰富IP和创意策划能力的游戏大厂其实也不在少数,为何只有精灵宝可梦这款游戏成了现象级的作品,而其它的手游只能在互相山寨的怪圈里苦苦挣扎?而且Pokemon Go可以算作是任天堂进军手游行业的第一款作品,它的成功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背后又有哪些神秘的力量支撑?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AppStore平台早期的一款火爆游戏Angry Birds(愤怒的小鸟)。回顾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史,以2007年乔布斯发布革命性的神器iPhone为起点,在2007-2009年的近三年时间里,虽然苹果也推出了对开发者友好的AppStore平台,但苦于没有真正的killer app(现象级应用)出现,整个移动互联网内容平台一直不温不火。到了2009年12月,由芬兰一家小创业团队推出的《愤怒的小鸟》彻底改变了一切。这款简单易上手的弹弓模拟游戏充分利用了iPhone触摸屏的自然交互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靡全球。从冰雪覆盖的北欧到烈日炙烤的南美,从人潮拥挤的公交到宽敞舒适的VIP候机厅,到处可以看到人们滑动手指快乐游戏的场景。这只因为保护家园而表情愤怒的小鸟形象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球,和如今人们疯狂吹捧Pokemon Go的情景何其相似。而就在两个月前,改编自《愤怒的小鸟》游戏的动画电影再次席卷全球,让这个系列的经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如果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去看,《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其作用远远不止是让一个芬兰不知名的游戏创业团队从此发家致富,还同时创造了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IP。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愤怒的小鸟》游戏的巨大成功,无数的传统平台开发者纷纷涌入这个新的领域,而无数的用户因为这款游戏更加喜欢智能手机,从而让整个行业的生态链进入良性发展循环。成功的游戏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开发者,从而不断催生更加优秀的游戏和应用,然后又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进入,如此反复,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这个最早由诺基亚和微软所提出的伟大构想最终成就的是苹果、Google、三星和中国的大量手机品牌。
从这个角度来看,Pokemon Go的巨大成功不仅仅是让任天堂在聪哥去世一周年之际强势复苏。更重要的是,Pokemon Go的火爆将让虚拟现实(VR/AR)从少数精英人群的YY幻想真正走向千家万户。
从计算机技术诞生以来,虚幻现实(VR/AR)就一直是行业从业者的一个终极梦想之一(另一个是强人工智能)。但苦于显示技术和交互技术的发展滞后,除了军事和某些特殊行业外,VR/AR技术一直活在科幻的世界里,与世人无缘。
但是以2012年Palmer Luckey推出第一款众筹的消费级VR头戴设备Oculus Rift产品为起点,VR/AR行业再次看到了步入千万家的希望。2014年,Facebook 以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很快我们看到了行业的先驱者开始纷纷涌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大量的科技公司开始涌入这个行业。在沉浸式虚拟现实(俗称的VR)领域,HTC牵手Valve推出了HTC Vive,Sony推出了Sony PSVR,三星牵手Oculus推出了Samsung Gear VR。而在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俗称的AR/MR)领域,虽然Google Glass遭受惨败,但巨大的商业前景还是让众多巨头趋之若鹜。微软推出了堪称黑科技的Hololens,而一家神秘的创业公司Magic Leap则在推出产品前就拿到了包括阿里在内的数十亿美元投资,一段产品宣传视频更是引爆朋友圈。
诸多科技巨头都已经达成共识,虚拟现实(VR/AR)和人工智能(AI)是未来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内整个IT行业最重要的两种技术。而在今年2月,顶级投行高盛发布了名为《VR与AR:解读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的行业报告。到2025年时,虚拟现实(VR/AR)市场有望达到1100亿美元的规模。
然而,就像早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一样,VR/AR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统治级的内容平台。目前的VR/AR行业其实走入了一个怪圈。因为没有足够多优秀的内容,所以很难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愿意尝试,而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就无法吸引足够优秀和数量的内容开发团队,而因为缺少开发者,显然也就不会有足够多的内容,如此反复,形成行业发展僵局。
在今年6月的Google I/O大会上,Google 推出了Daydream VR平台,有望解决这两个致命问题中的第一个。虽然苹果似乎一直没有公布过自己在VR/AR领域的产品计划,但种种团队招聘计划都表明苹果早已在此方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特别是AR方向。因此假以时日,内容平台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或许就在2017年。或许Google的Daydream VR平台和苹果的AR版Appstore平台就是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
而在内容方面,在Pokemon Go出现之前,VR/AR领域可以说没有一款产品可以真正吸引大众的眼球,并凭借一款内容就可以吸引用户购买设备。而Pokemon Go作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前所未有,可以算是VR/AR领域第一款代表性的作品。当然,但从技术角度来看,Pokemon Go所利用的无非是最简单的AR技术,再加上LBS技术。但它的模式不仅仅适用于社交游戏,也可以拓展到其它应用领域,如广告、营销,甚至是移动电商等。而且作为使用AR技术的真正现象级产品,Pokemon Go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了AR技术的商业价值,也表明目前的智能手机已经具备承载AR技术的硬件基础。
令人兴奋的是,Pokemon Go的开发方Niantic表示想尝试把Pokemon Go移植到微软的Hololens平台。这画面太美,简直不敢想。
或许,以Pokemon Go的巨大成功为起点,VR/AR行业将真正开始落地,并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